90周年90件大事6|陈望道创办《月牙》刊物思想革命文艺的先锋阵地

发布时间:2022-10-19

 ◎导读◎

       1935年11月,陈望道创办校报《月牙》,至1936年6月,共出版10期。《月牙》是师专的进步校刊,是学校文艺的阵地、思想的阵地、革命的阵地。

陈望道创办《月牙》

       1935年,广西省教育厅厅长李任仁连发三信力邀陈此生来师专当教务主任,希望他能够掌好师专的舵,并且邀些知名教授来校任教。陈此生在出任教务主任后,即向全国各地的知名学者遍致函件,邀请他们来师专讲学或任教。此后有不少文人学者到访或任职,其中就有左翼作家陈望道、杨潮、夏征农。

       更为幸运的是,陈望道等都很有打理刊物的经验。陈望道在浙江杭州省立第一师范任教时就有办校刊的经验,至于后来,或者自己主编杂志,或者应报社之邀担任编辑,其学生夏征农等自然也随着老师获得不少的办刊阅历。而“新闻巨子”杨潮在处理新闻报道、时事评论上更是游刃有余。

       即便远离政治中心,师专“亦不是一潭静水”。一面是学校力图贯彻的民主风气,一面又是当时广西当局意识形态的干预,其中纠葛不少。当时国内政治和社会形势日趋严峻,来到当时的桂林广西师专,陈望道始终没有改变他“宣扬真理、改革社会”的初心使命,到校不过两月便着手办了两件大事:一是在开学典礼上的演讲“怎样负起文化运动的责任”,二是以《桂林日报》为阵地推广白话文,发起了反对文言文的斗争。在那之后,不久又出现了一场有关中国社会性质的争论——“史托之争”。此时,陈望道和陈此生都感到,无论如何都必须创办一个刊物了,让师专的学生除口头的论辩之外再添上些书面的号召。

       陈望道把刊物命名为《月牙》,并为刊头题字和绘制封面图案。标识图案以简单的红色线条勾画成一弯眉月和几颗星星。据学生们回忆,当中用意大概有三:一是象征位于桂林城东的月牙山,借此彰显刊物的桂林特色;二是指月之初升,表示新开始;三是新月化成镰刀,  农民就拿枪杆子了,象征当时农村革命的深入,且新月像是党徽的一部分,寓意深远。经历了种种的曲折和准备,《月牙》于1935年11月16日正式创立了,由夏征农任主编,杨潮、马哲民等教师担任编委,陶保桓、 陈大文等学生为编辑成员。

《月牙》里面有什么

       《月牙》为半月刊,是16开铅印本,由桂林启文印务局发行。发行时间从1935年11月16日到1936年6月25日,七个多月共出版了10期,每期3万字到4万字,合刊多至8万字,每期售价仅5分,合刊则售1角。师专办《月牙》刊物目的:“本刊出版的动机,是鉴于蒋介石的南京政府,不仅用尽野蛮残酷的手段,屠杀、压迫革命民众,他们自己却是赤裸裸地断送和拍卖中国革命民众的利益,钳制革命的言论,消灭革命的思想……

 陈此生(左)陈望道(右)

       我们想借这个刊物,做一个星星的野火,好去燃烧那被压负在反动统治下的民众心坎里的革命烈焰,一齐起来,廓清一切黑暗的反动势力,创造一个光明灿烂的世界,并推动中国文化,正式踏上一个新的阶段!”

       《月牙》是综合性刊物,内容涉及时事、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青年妇女和文艺理论、创作等问题。主要内容划定为七类 : 一是国内外的时事评论;二是社会问题的调查和研究;三是教育问题的研究和批判;四是社会科学理论的探索和介绍;五是文艺理论和文艺作品介绍或批评;六是读者通讯;七是书报介绍和批判。虽然《月牙》只是一份内部刊物,却影响了广西文坛,繁荣了学术思想和文化艺术。《月牙》刊物的出版,使师专的声誉大增。

一次形式和内容上的创新

 《月牙》创刊者:陈望道

 《月牙》主编:夏征农

       值得注意的是,1936年《月牙》曾进行一次形式和内容上的创新,先后编辑了四个专号,都是针对广西和全国的形势而及时提出的,也有总结和回顾的意思。一是新年(特大)号。于1月出版,对一年来的国际政治、国内政治、中国的经济和农村,以及中日问题都做了综合性的分析、叙述,如陶保桓的《一九三五年的中国农村》。二是抗日专号。于3月出版,由第6、7期合刊而来,发表近20篇文章,首篇《写在前面》便指出抗日是中国民族解放运动当前最主要的任务,也更多地介绍了各地广大革命民众抗日的状况和当前的形势,揭露南京政府不抗日的真面目,如刊出了若漫的《“北平学界爱国运动顿挫”吗 ?(北平通讯)》,匪石的《“抗日”与南京政府》等。三是反文言文专号。于5月出版,由一篇《桂林中学同学录序》而来,这是桂林中学颇有名望的老教师、前清举人石孟涵所写的“骈文”,陈望道发现后立刻组织学生写批判文章,提倡大众语的白话文,反对用“骈文”来复活封建意识。四是反法西斯专号。于6月出版,由第9、10期合刊而来,专号多达7万字,揭露了德、意、日以及中国蓝衣社等法西斯的种种罪行,有陈大文、严炳枢翻译的共产国际报告,题为《现代法西斯主义的本质》和《反法西斯主义与劳动阶级的统一战线》。据陈大文回忆,《月牙》曾因本身的优质内容和低廉售价而好几次再版,甚至影响到了正在中学读书的小儿郎们,指引他们走向了革命的道路。学生林采徽逐期将《月牙》寄给读初中的弟弟,他弟弟受到《月牙》的影响,抗战后便奔赴延安参加革命。离休老干部屈汉平同志说:“抗战前读过在《月牙》上发表的文章,当时我在永淳中学读书。《月牙》对指引青年走上革命道路很有帮助。”

 《月牙》创刊号

       因为《月牙》,广西师专成为国统区唯一一所敢于公开讲马克思主义的高校,甚至有“小莫斯科”之称。1936年“六一”运动后,夏征农和杨潮等进步教师被当局辞退。《月牙》随即终刊。除《月牙》外,陈望道还亲自指导创办并命名一份名为“普罗密修士”的壁报,他借用古希腊神话隐喻抗拒强暴、为人类幸福不惜牺牲的英雄精神。

擎起新文化大旗

       陈望道在广西师专还旗帜鲜明地擎起新文化大旗。1935年10月,陈望道作为新教员代表在全校师生大会上作题为《怎样负起文化运动 的责任》的演讲,给学生们留下深刻印象。他以清亮的浙江口音谈语言现象中存在的封建思想,抨击日常生活中宣扬封建道德的现象,展开反文言文的斗争,倡导新文学,传播新文化,提升白话文在桂林的地位,推动新思想的传播。

主讲修辞导话剧

       陈望道在师专讲授“修辞学”和“中国文法”两门课程,所用教材是他的著作《修辞学发凡》和新编的《中国文法研究讲义》。陈望道虽然不是戏剧家,却是话剧的倡导者,他用话剧这一新文艺的表现形式为广西开启新风尚。在他的积极倡导下,师专师生组织成立了“广西师专剧团”,陈望道任团长,并领导师专剧团先后举行两次盛大的话剧公演,成为广西话剧运动的起点。经过陈望道等人的开垦,话剧这一新兴剧种作为新文化的象征,开始在八桂土地上成长起来。


 (王燕 刘朝文 执笔 李殷青 审校)

文献来源

[1]周维强.太白之风——陈望道传[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

[2]周维强.国际的眼光·世界的怀抱·社会的关怀[M]∥周维强. 史思与文心.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2.

[3]陈大文.广西师专校刊《月牙》[C]∥桂林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桂林文史资料第20辑:三十年代广西师专.桂林:漓江出版社,1992.

[4]邓明以.陈望道传[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

[5]林志仪.陈望道先生在桂林——忆雁山往事[C]∥桂林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桂林文史资料第15辑.桂林:漓江出版社,1990.

[6]王枬,唐仁郭.广西师范大学简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7]周晔,陈振新.陈望道:“红豆院”里话新风[D/OL].http://news.gxnews.com.cn/staticpages/20191022/newgx5dae38e5-18755780.shtml.


 (校对:农祎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