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环境与资源学院

发布时间:2022-08-15

乘风破浪共奋进,凝心聚力再出发

       环境与资源学院前身为计算分析测试中心。1999年,学校将化学系、计测中心、生物系整合成立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2000年环境科学系并入计测中心成为教学单位;2001年更名为资源与环境学系;2005年成立环境与资源学院。目前,学院有教职工71人,其中专任教师53人,教授、研究员等正高级职称人员16人,副教授、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等副高级职称人员18人,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3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4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广西十百千人才第二层次人选1人,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八桂学者1人,广西杰青1人,广西第二批高校百人计划1人,广西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广西高等学校千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育计划3人。

       学院设有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地理科学和地理信息科学4个本科专业;拥有广西重点学科、优势专业、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课程与教学论(地理)、学科教学(地理)教育硕士4个硕士学位授予权。近五年,学院获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8项、一流本科课程1门,发表教改论文24篇;获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工科组三等奖1项、广西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自然科学应用学科组一等奖1项、广西高校信息化大赛二等奖1项和广西五一劳动奖章1枚;获广西教学成果三等奖、一等奖各1项。

       学院深入实施“科研强院”战略。近年来,学院获各类科研立项7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18项,其他各级项目33项,研究经费2297.6万元,其他各类平台建设经费约460万元。学院在广西杰青项目、广西科技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等均有零的突破。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230余篇,其中,在SCI、EI、ISTP发表论文106篇(不完全统计),获国家专利授权39件、成功转让1件;获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广西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

       学院通过深入实施“领翔计划”,形成“深度阅读—专业实践—科研竞赛—考研读博”的学风建设模式,以互联网+、创青春、大创等为“舞台”,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并逐步建立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三元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学院的办学特色:一是及早培养专业意识,引领学生专业学习;二是强化考研指导,促进学风建设;三是积极利用校外资源,探索实践教学新模式;四是利用学院科研平台,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五是开展特色活动,培养社会实践能力。

       近五年,学院本科生获大学生创新项目立项65项,其中国家级17项、区级48项,获国家级教学技能二等奖2项、创业计划银奖1项、论文竞赛二等奖4项;全区教学技能一等奖2项、挑战杯金奖2项,创业计划金奖6项、银奖8项,信息化教学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科技作品二等奖1项,广西高校创新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多项。研究生获得区级创新计划5项,发表论文224篇,其中SCI、EI论文48篇,国家专利授权21件。近三届学校“创新杯”竞赛中,学院团体总分保持理科学院前三名;学院本科生、研究生升学率均达20%,就业率分别超95%、90%,连续多年获校级就业工作突出贡献奖、优秀奖。

       在社会服务方面,针对养殖、制药和稀土开采等废水、矿冶废渣和农林废弃物等方向,学院开发了“低成本、低能耗、易维护、高效率”的“吸附-生物耦合”污水处理技术,已应用于农村污水、稀土开采废水、养殖污水等领域处理,极大减少了漓江水环境污染;集成了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萃取、微生物-植物联合等修复模式并在阳朔、贺州、湖南浏阳等地进行了修复示范,面积达1000余亩,修复效率提高了38.5%—346%,培训和指导当地农民边修复边生产,获得了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