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发布时间:2022-08-11

       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是广西师范大学的品牌学院,至今已有90年的办学历史。目前拥有世界史一级学科博士点,中国史一级学科硕士点,文物与博物馆、旅游管理、学科教学(历史)三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国内知名学者杨东莼、薛暮桥、陈翰笙、郭圣铭、阎宗临、黄现璠、陈伟芳、钟文典等曾在此任教。

       学院前身为1932年创办的广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历史专修科;1936年,广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并入广西大学师范专修科,历史专修科改称史地科。1942年,广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更名为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院,教务长林砺儒将教育、史地、理化三科改为系,史地科始称史地系。1950年并入广西大学师范学院,史地系未变。1953年,国家进行院系调整,广西大学撤销原师范学院,改设广西师范学院,迁往桂林。1954年,史地系改称历史系。1956~1957年间,历史系改为史地系;1959~1960年改为政史系,其余时间均称历史系。1994年,为拓宽办学渠道,创办信息学专业,历史系遂又改为历史与信息学系。2000年,创办旅游管理专业,历史与信息学系改名为社会文化与旅游学院。2001年,创办社会工作专业。2006年,学校专业调整,社会工作专业划归法学院,原社会文化与旅游学院,遂改称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2008年,学院创办文化产业管理专业,2017年,学院创办酒店管理专业。至此,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拥有历史学、旅游管理、文化产业管理、酒店管理4个本科专业,设历史系、旅游系、文化产业系三个系。

       目前,学院拥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025人,研究生458人。全体教职员工82人,专任教师71人,其中教授22人,副教授27人,讲师21人,助教1人。教师队伍国际化程度较高,有台湾籍教师2人,越南籍教师2人,俄罗斯籍1人。美国留学归来的2人,日本留学归来的1人,韩国留学归来的1人。

       学院有教育部国别区域研究中心——越南研究院,中国——东盟历史与现实研究中心、广西地方民族史研究所、华南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王城博物馆、桂林历史文化研究院、旅游研究所等平台机构,有《越南研究》辑刊。学院建有完备的教学实训设施,有智慧教室、微格教室、导游实训室、茶艺室、形体训练室、师范技能实训室、咖啡酒水实训室等,并建立了椟市等教学实践基地。

       学院全力推进双一流学科建设,以本为本。学术研究在广西乃至全国有相当的影响力。近年来,历史学专业教师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项目,以及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等纵向、横向项目数十项,是广西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镇。先后获得广西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9项;广西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

       近年来,学科建设屡屡取得历史性突破,2021年世界史一级学科博士点是全国唯一获得通过的世界史博士点。专业建设再上新台阶,继历史学专业评为广西优质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之后,2020年再被评为国家“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并顺利通过了全国师范专业认证。2021年,旅游管理、文化产业管理获评为广西区级一流本科专业。


广西师范大学王城校区大门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办公楼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王城博物馆大门

王城校区风景

王城校区风景


 九秩春秋栉风沐雨 弦歌不辍踵事增华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90年巡礼

 名师荟萃  薪火相传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创办于1932年广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历史专修科,九十载春华秋实,杨东莼、陈翰笙、陈竺同、阎宗临、杨荣国、万仲文、黄现璠、陈伟芳、钟文典等一代代名师筚路蓝缕,先后在此执掌杏坛,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不改。九十载血脉赓续,学院秉承“尊师重道,敬业乐群”的校训精神和“立德、笃学、明理、修身”的院训精神立德树人,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国际化程度高、高学历高水平人才聚集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73人,其中教授29人,副教授2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共59人,涌现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广西教学名师,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选、广西“最美家庭”、教育工委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党员等一批全国全区先进典型。学院探索出一条“立足壮乡,弘文励教,立德树人,务实创新”的办学之路,为国家培养了2万余名各类人才,成为广西中学历史教师培养的摇篮。

 图为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图为学院给首批博士生导师颁发证书

 笃行不怠  成绩斐然

       九十年来,学院不断优化学科体系,完善专业结构,已从肇基时的专科,发展为拥有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学院拥有世界史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中国史、世界史一级学科,旅游管理、课程与教学论•历史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旅游管理(MTA)、文物及博物馆学、学科教学论•历史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设有历史学、旅游管理、文化产业管理、酒店管理四个本科专业,其中历史学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双万计划”一流专业、教育部师范认证专业、广西优势特色专业;旅游管理、文化产业管理为广西一流专业,国家首批旅游管理专业硕士(MTA),是广西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专业,民族旅游特色学科建设获自治区教育厅验收优秀等级。学院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办学层次不断丰富,为学院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弦歌不辍桃李芬芳

       春晖遍泽桃李树,硕果盈枝满庭芳。在九十年的办学历程中,学院始终坚守育人初心,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强素质、宽口径、重技能”的人才培养理念,不断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积极探索适应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持续构建以“四抓四引领”为特色,以党建引领为核心的“一心双环”“三全育人”大思政工作格局,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学院连续11届获得学校“创新杯”团体总分第一名,在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荣获一等奖,实现学校国家级奖项突破;70%以上的广西历史特级教师为学院培养的毕业生,学院先后为国家培养了2万多名各类人才,其中包括前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陆兵在内的省厅级干部80余名和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创新创业先进典型等优秀院友,他们都在各自的领域续写学院荣光。

 图为学院与广西旅游发展集团开展全方位合作

 扎根八桂  硕果累累

       九十年来,学院坚持“顶天立地”的科研理念,秉承“治学促乡”的服务观念,扎根八桂大地,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在广西科学发展中的“人才库”、“思想库”、“智力库”作用,形成了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相统一,断代史与专门史、地区史与国别史相结合,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物并重的鲜明学术特色,确立了在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红色历史文化研究、越南研究、民族旅游与民族文化研究等领域显著学术优势。近5年来,学院共主持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冷门绝学、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等项目共计100余项,获得纵横向经费近2000万元,出版学术专著20余部。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方面,学院着力推进平台建设,拥有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越南研究院、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桂林历史文化研究院为市校共建研究机构,中国-东盟历史与现实研究中心为广西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泛北部湾历史文化研究团队、客家文化研究团队、西江黄金水道历史与发展研究团队等广西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特色研究团队,建成藏量丰富的王城博物馆等实践教育基地。广西历史学会、华南考古研究中心挂靠学院,科学研究水平不断提升,服务社会能力不断提高。


 图为学院部分科教基地

 图为学院2022年学位授予仪式

       九秩岁月且歌且行,百年使命再谱新篇。站在新起点、新征程,学院将继承和发扬优良的办学传统,乘势而上,砥砺前行,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以崭新的姿态续写高质量发展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