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风雨洗礼的民主堡垒(桂林师院时期1941-1950)

发布时间:2022-08-11

(一) 历史概述

国立桂林师范学院校门

       广西当局为解决全省中等学校师资的缺乏,适应广西教育文化建设的需要,于1941年决定重建广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1941年11月1日成立筹备处,任命曾作忠为筹备处主任。学校于1941年12月开学,暂以桂林市东灵街(今七星公园内)原广西教育研究所旧址为校址,曾作忠为校长。1942年2月迁至东江六合路。同年4月1日,广西省政府下令将广西师专升格为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院,首开广西本科师范教育的先河。曾作忠任院长,聘请林砺儒为教务长。1943年8月,奉教育部命令,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院升级为国立桂林师范学院。1944年7月,日本侵略者逼近桂林,学院奉命疏迁到三江,后迁至贵州平越。1946年1月,学院迁回桂林,借靖江王城旧址为校址。         1946年3月,国民政府教育部下发渝高字第一三八四一号训令,命桂林师范学院迁往南宁。1947年2月,桂林师范学院全部搬迁至南宁,5月,改名为国立南宁师范学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2月,教育部批准国立南宁师范学院并入广西大学,暂保留师范学院建制,迁回桂林,8月,改为广西大学文教学院。

       这一时期,桂林师范学院坚持学术自由、民主办学,以进步的校风、高水准的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跻身于国内有影响力的高等院校之列。近十年的办学,学院培养学生逾千人,为广西乃至西南各省输送人才,推动了广西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


 (二) 省立国立 突飞猛进

       学院自开办以来,在艰难曲折中逐步发展壮大,实现了从省立专科学校到国立师范学院的飞跃。1941年12月,广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开学,设有教育、史地、理化3个专修科,学制三年,招收学生110名。1942年改为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院后,设置教育、史地、理化、国文、英语5个系,开始了四年制本科教育,还开办了附属中学。英语成为各系必修课,增设哲学、经济学、国际政治学等课程。1943年8月1日,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院升级为国立桂林师范学院,奉教育部令接收了广西大学中文、理化、史地3个专修科,还承担西南各省中等学校师资培养的任务,接收西南各省选送的保送生,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当时,全国共有38所国立大学和学院,其中国立师范学院仅有6所,国立桂林师范学院就是其中之一。

       关于学院办学目标的定位,曾作忠曾指出:“本院之职责,为培养西南各省中等学校师资、地方教育行政人员与从事研究高深教育之学者,及辅导本区内之中等教育,责任重大,影响久远。”秉承着这样的办学理念,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国立桂林师范学院经历战争的洗礼,办学规模仍旧不断扩大。1943年10月,学院有本科生354人,附中学生363人,教员、职员152人,工役56人。到了抗日战争结束后的1947年上半年,学院共有本科生571人,教员、职员88人。在1941年至1950年的办学历程中,学院为西南各省的教育事业培养了大批师资和教育管理人才;而且以自由、民主、进步的优良校风成为抗战时期享有盛誉的桂林文化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抗战时期尤其是抗战胜利后西南地区新文化、新文学和民主运动最活跃的院校之一。

1944年1月29日,国立桂林师范学院职员名册(含学院主要领导及部分系主任)


 (三) 潜心学术 倾力教学

       近十年的办学历程,桂林师范学院以知名人士、著名学者、作家和教授的云集而成为广西教育史上的一段佳话。其中,海外留学归国的学者有曾作忠、唐惜分、陈一百、林砺儒、陈竺同、陈翰笙、谢厚藩、吴世昌、阎宗临、穆木天、彭慧、汪泽楷等;知名的进步学者有张世禄、徐寅初、谭丕模、宋云彬、张毕来、王西彦、高天行、舒芜等。

       教师们在桂林师范学院工作期间倾力投身于教学和科研,学术成果非常丰富:林砺儒于学院疏迁贵州平越期间写作了专著《教育哲学》﹔杨荣国编著了《中国十七世纪思想史》《西洋现代史读本》《孔墨的思想》等书;谭丕模先后八易其稿所著《中国文学史纲》,被评价为“用科学唯物论的方法和观点从事中国文学史写作的第一部”﹔陈竺同著有《中国文化史略》﹔张世禄出版著作《中国训诂学概要》。

左图:杨荣国著《中国十七世纪思想史》,封面有国立桂林师范学院藏书印,东南社1945年出版。

中图:陈竺同著《中国文化史略》,封面有陈竺同赠书题字“桂林师范学院史地学会收存",文光书店1948年出版。

右图:国立桂林师范学院院刊(1946年4月)。

       教师们关注社会实现,坚持文学创作和社会批评,创作了不少富有时代气息和战斗精神的作品,如王西彦、彭慧、林焕平、张毕来、谭丕模、杨荣国等教师出版或发表了一批小说、散文和文艺批评文章,这些作品不仅使学院充满着新文化、新文学气息,而且丰富和充实了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文坛。

       学院的文化气息和学术气息十分浓厚。每个系都成立了学会,师生们还组织成立了各种社团,举行多姿多彩的文化文学活动,创办各类壁报或纸质刊物,如学院出版的具有新闻公报性质的《国立桂林师范学院院刊》、侧重刊载学术专著的《国立桂林师范学院丛刊》,学治会办的壁报《师声》《壁联》,虹社创办的文艺刊物《野地》等。还先后成立了青年剧社、师院剧团,在校内外演出了《雷雨》《凯旋》等数十部话剧。

       学院很重视开展学术讨论和交流活动,除组织院内专家学者作报告外,还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来作讲座,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启迪学生思想,拓展学生视野。


 (四) 战时迁校 弦歌不绝

       1944年7月,日本侵略军逼近桂林,桂林师院奉命疏迁。全校分为两批疏散离桂,第一批是教务长林砺儒率领的大部分教职工和学生,师生们扶老携幼,风餐露宿,于10月抵达柳州附近三江县丹洲乡,借省立柳庆师范学校旧址开学复课;第二批是院长曾作忠领导的部分管理人员,负责抢运图书、仪器等校产,处理有关疏迁的后勤事宜,并在柳州进行招生工作,辗转跋涉,于11月初到丹洲与第一批人员会合。

       1944年11月,日军直逼柳州,桂林师院再次迁移,决定沿榕江河北上,经梅林到贵州三合。师生们找了几条木船,唱着流亡歌前进。前站的同学在每个宿站都画好地标,分配住宿房舍,备好饭菜,为后到的师生服务。12月到达贵州榕江,遭到日军飞机轰炸。全校又分作两支队伍,一队经三合到贵州平越,另一队取道剑河、凯里抵达平越。1945年2月,全校抵达平越,3月,借交通大学旧址正式复课。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桂林师院开始陆续回迁桂林。六合路校舍被毁,便向省政府借得王城部分房舍为校址,同时续招新生和保送生300名,于11月开学。至1946年1月,其他师生全部迁回桂林。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桂林师院开始陆续回迁桂林。六合路校舍被毁,便向省政府借得王城部分房舍为校址,同时续招新生和保送生300名,于11月开学。至1946年1月,其他师生全部迁回桂林。

       在学院被迫迁徙的两年中,师生们保持着抗战必胜的信心和团结一致的精神,学风愈加优良,师生关系倍加融洽。正如曾作忠在《五年来的国立桂林师范学院》文中所述:“敌人来袭,长途奔逃,教师视学生如子弟,学生敬教师如父兄,鼓励扶掖,在饥寒交迫之时,未忘礼让,伤痛呻吟之际,倍加同情,友好之爱,随时可见。而讲习研究之风,虽在途次,犹孜孜不息,每到一处,即行开课,在丹洲,在平越,皆属如此。”学生自治会以及各种文艺团体还创办刊物、演出话剧,举办座谈会、演讲会,广泛开展抗日救亡运动。

桂林师范学院疏迁贵州平越路线图


(五) 不畏强权 呼唤民主

       桂林师院在曾作忠、林砺儒的领导下坚持民主治校,以教授会、膳食委员会、学生自治会等多种形式吸收师生参加校务管理。师生们在民主进步意识的熏陶下勤学乐思,组成各种社团开展学术研究、文学文化活动,积极参与各种民主进步活动。桂林师院师生在广西中共地下党组织和民盟组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45年5月4日,因抗战迁至贵州平越的桂林师院全体学生为响应浙大、西南联大同学发出的民主宣言,发表了题为“我们要民主胜利和平”的宣言,倡议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这一民主宣言被国民党中统局严密监控并上报教育部长朱家骅。现今,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公开的国民政府教育部档案中就有《中统局关于桂林师范学院学生发表我们要民主胜利和平宣言的情报》。

       1945年11月,桂林建立了中共广西省工委领导的中共桂林市工作委员会和中共桂林师范学院特别支部。师院学生卢蒙坚任支部书记,学生覃宗义任副书记。1949年,在中共桂林师范学院特别支部基础上成立南宁城工委师院组织。1946年至1949年间,师院有79名师生(其中有2名教职工)加入中国共产党,隶属南宁城工委师院组织。

       1945年11月,中国民主同盟广西省支部委员会在桂林秘密成立,师院教师成为骨干,徐寅初担任主任委员,张锡昌任秘书长,张毕来任宣传部长,靳为霖任宣传部副部长,林砺儒、杨荣国、曹伯韩是支部委员。其后,在桂林师院成立了广西省支部领导下的两个基层支部:桂林师院教师支部和学生支部。1945年至1947年间,教师支部有盟员15人,其中有中共党员7人;学生支部有盟员22人,其中有中共党员9人。

       1946年,国统区各地掀起了“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的群众运动。桂林师院学生组成了近30个壁报团体出版壁报,学生自治会主办的有《师声》《壁联》《学生导报》,女同学联合会主编的有《女联》,各系学会主办的有《教育新哨》《直笔》《共鸣》《国文半月刊》《热流》等。壁报内容丰富多彩,汇聚在一条长廊上,被称为“民主走廊”,吸引了校内外众多师生、群众前来观看。“民主走廊”成为宣传爱国、呼唤民主的阵地。桂林师院被重庆《新华日报》誉为“西南民主堡垒”。


(摘自王枬,唐仁郭主编《广西师范大学简史》)